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训研究 > 教学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2-12-22     来源: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浏览次数:4074     字体:      

一、发展概述

(一)学校简介

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宜昌市体育中小学、宜昌市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是省教育厅、省体育局评估认定合格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是宜昌市政府批准成立的义务教育中小学。学校位于宜昌市体育场路17号,校园占地面积近80000㎡,建筑面积近50000㎡,其中体育训练场馆面积达36518㎡。

学校自2005年起连续五个周期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估认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综合类),2017年成功跻身全国百强重点基地。学校主要承担体育“招生选材”和训练工作,承担全市青少年体育专业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训练工作,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组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承办国家、省、市下达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2021年9月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1.学生情况

学校最近三年来,在体育强市和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的推动下,招生年年创新高,2019年招收44人,2020年招收47人,2021年招收54人,2022年招收58人,其中2021年还从外省招收优秀运动员5人,2022年从外省招收优秀运动员4人。2021年相比于2020年招生率提高了9%,2022年比2021年提高了10%。2022年6月,学校毕业生总数应为44人,实际毕业44人。

表1-1  学校近三年在校生规模


2.专业设置

学校开设运动训练项目15个:羽毛球、射击、举重、田径、游泳、网球、跆拳道、篮球、柔道、足球、拳击、摔跤、乒乓球、武术、散打。


图1-1  举重队正在训练


图1-2  射击队正在训练

(二)办学条件

1.场馆建设

校园内教学楼、办公楼、综合训练馆(羽毛球场12片、篮球场2片、武术馆、柔道馆、拳击馆、跆拳道馆)、标准田径场、射击场、网球场(6片)、足球场、室内恒温游泳馆、举重馆、学生公寓、食堂等楼舍场馆错落有致。学校总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生均校园占地面积381.6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73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30平方米。2022年为了改善学生住宿环境,对运动员公寓楼进行了全面的维修改造。教学及辅助用房10391平方米,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80.55平方米。

2.固定资产

全校固定资产总金额为5746.79万元,现有设备价值达574.53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元3万元。2021年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为488.89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6万元。

3.办学经费

2022年教育经费收入16464500万元,生均经费收入86655.3元。经费支出13564700元、生均经费支出71393.2元。教育经费收入较2021年减少264743.65元,支出减少1052039.25元。

(1)普通教育(款)初中教育(项)支出11万元,为市级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及校舍维修配套资金。

(2)职业教育(款)中专教育(项)支出1345.47万元,主要为学校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4.重要指标

(对照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的通知(教职成〔2010〕12号),本年度与上年度重要办学条件指标一览表。) 《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文件内注明了:对体育、艺术、特殊教育等类别中等职业学校,其办学规模及其相应办学条件的基本要求,由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公布。

(三)办学成果

办学成果。建校以来向国家队、省运动队输送了魏轶力、赵芸蕾、周俊、刘灏、汪周雨、杜玥、施国军、孙飞翔、李汶妹、孙佳俊等222名优秀运动员,有79人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得金牌。近5届奥运会共获得3金2铜。2020年东京奥运会汪周雨金牌1枚。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学校共计39人次参赛,共获得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2枚。2021年尤伯杯李汶妹获得冠军。2022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向术林获得3银。2022年新加坡公开赛李汶妹、杜玥女双第三,2022年羽毛球亚洲锦标赛女双第三,2022年尤伯杯第二,2022年韩国大师赛女双第三。

数据分析图1-1  近5届奥运会数据分析


1.训练成绩

2021年,学校组织宜昌市青少年共参加省锦标赛32小项,参赛人数共计1304人,获得金牌136枚,银牌99枚,铜牌131枚,总分2703。

数据分析图1-2  2021年湖北省青少年锦标赛


2.大赛成绩

(1)全运会,学校输送的23名学生,分别参加篮球、举重、田径、游泳、赛艇皮划艇、羽毛球等9个项目,共获得3金、4银2铜的好成绩。     

(2)亚锦赛,向术林获得2022年亚洲举重锦标赛获得3银。

(3)尤伯杯,李汶妹代表中国队参加2021年尤伯杯获得冠军。在女子双打比赛中立下汗马功劳。

(4)李汶妹、杜玥,2022年新加坡公开赛女双第三,2022年羽毛球亚洲锦标赛女双第三,2022年尤伯杯第二,2022年韩国大师赛女双第三。  

表1-2 2022宜昌籍运动员大赛成绩统计


3.文化课成绩

在2022年6月份的中职教学质量监测考试中,学校参考人数39人,语文学科合格率89.7%,数学学科合格率92.3%,英语学科合格率100%。

4.项目测试和体能测试

2022年3月,根据上级要求和基地建设需要,学校严格按照计划和测试标准,对13个项目运动员进行测试工作。测试内容包括基本素质体制测试、生理生化测试以及转项技能等小项目的测试,参加测试运动员389名,合格率达到90%。参加全国学生体质测试共计142名,合格率达到100%。

数据分析图1-3  运动员大纲测试数据分析


案例一

培养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学校坚持以德育人,以德促训,在加强专项训练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德育教学,结合体育教学大纲,坚持“走精品发展之路,塑竞技体育名校”的办学理念,提倡“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这一校训,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严格要求,精益求精,运动员吃苦耐劳、刻苦训练。学校相继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

向术林,男,国家举重队运动员。从小热爱竞技体育,2011年4月进入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举重队,2014年4月进入湖北省举重队集训,2017年12月进国家队集训。2020年7月输送到湖北省体育局重竞技中心举重队,2022年3月入选国家举重队。他在追梦的路上一路奔跑,2014年6月获得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举重比赛男子56公斤级冠军;2021年取得全国举重锦标赛男子67公斤级挺举冠军;2021年全运会获得男子举重67公斤级第七名。2022年代表中国参加巴林亚洲举重锦标赛并获得男子73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3枚银牌。

二、学生发展质量

(一)党建引领

1.管理体制

学校设党总支,委员职数7人。落实党总支委员会组织例会制度开会12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会议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文明创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负责围绕学校“培养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和组队代表宜昌参加湖北省青少年类竞技体育比赛”的中心工作抓党建及其考核工作。校党总支委员会领导所辖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党内政治生活制度,领导落实校党总支和所辖党支部书记与纪检委员述职测评、支部组织生活会与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和单位及个人廉政风险点排查。

2.组织建设

校党总支认真落实“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召开党总支委员会开展议题研究40次。校党总支下设综合党支部、退休干部党支部,其中综合党支部委员职数5人,退休干部党支部委员职数3人。综合党支部划分为3个党小组、退休干部党支部划分为2个党小组。学校公开招聘校医1人、安置退役军人1人。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学校1人。

3.政治核心

校党总支领导认真落实党的政策,在职工大会上反复宣讲宜昌市岗位聘任管理政策和湖北省相应职务任职资格条件的文件,大会公布并在公示栏公示聘任方案,确保做好两轮岗位设置工作。党建工作与学校治理有机融合,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校党总支把全体职工参与党建工作情况纳入职工年终绩效考核并予以兑现。校党总支给全体职工配齐《中国共产党简史》,领导在全校范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全校范围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在全校范围落实下沉辖区和居住地社区(村)参与社会治理志愿服务。

4.主题教育

组织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及时组织党员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全校职工听专家宣讲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全校开展全国和省市“两会”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全校月月开展“警示教育阵阵风,清正廉洁常吹风”主题教育活动,对党员月月开展“主题党日”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全校落实《中国共产党简史》的学习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每人3篇,组织党员落实《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学习,组织党员和全校职工参加党史知识学习测试8次,组织师生、全校党员或退休干部职工开展“红色基地追梦行”到“东山烈士陵园”“胡敌烈士纪念馆”“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徐家花屋革命遗址”和线上观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党史学习,组织全校职工进行网上学习英烈英雄事迹祭英烈活动,参加“人民在我心中故事会”演讲活动、“讴歌百年辉煌、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活动,开展“阅读红色经典. 激励奋进力量"党史学习教育全民阅读活动暨“书香宜昌·全民读书月”活动,开展“学党史,守初心,感党恩”主题诗歌朗诵比赛活动。开展组织先进典型模范事迹教育,一是通过文件《中共宜昌市委关于追授余丙华同志“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学习身边的典型模范余丙华的事迹,二是通过观看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带你归家》《迟来的告白》《半条棉被》学习影片中的焦裕禄、红军战士等典型模范事迹。

    5.意识形态教育

学校每月期刊《宜市体校“三微”党建》电子杂志,以出刊的电子杂志12期、全校职工大会12次为主要平台,以学校微信工作群、钉钉工作群为次要平台,对职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所有教职工在平时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渗透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学校不定期在学校工作群中发布《市体校工作群管理规定(试行)》,教育职工践行“两个维护”、传播正能量、严禁负面信息的转帖、发帖和跟帖,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做文明市民,做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公职人员。每半年对职工进行思想动态分析一次,领导干部有针对性地对职工开展谈心谈话解决思想政治问题和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每月进行意识形态风险隐患预判、及时处理意识形态敏感问题,按照要求每月向市文化和旅游局报告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情况12次。

(二)立德树人

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德育为先,多元并举,优化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开全开满素质教育课程,制定学生人文素养标准,加强了学生的素养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校以秉承“立德树人”的宗旨,用“改革创新、读训并重”的管理理念指导工作,用“教书育人、训练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总揽学校工作。

1.思政育人

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为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素养。

学校按照教育部门规定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每班配备专任思政课老师1名,每周思政3学时,学生思想政治合格,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政课优秀率为40%,思政考试合格率达到100%。

近几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学校每学期由学生科组织团学工作2-4次,学生积极参加党团组织活动,要求加入团组织的比例逐年提高。

每班除班主任外,各科目任课教师、学生科、教务科人员均为德育管理人员,全校师生齐抓共管,共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图2-1  奥运冠军汪周雨回母校和运动员们交流

2.实践育人

以“德育为核心”,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下学期组织跆拳道全体队员在白龙岗社区进行“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公益表演”,让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融入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认识社会,通过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完善学校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自觉成才、感恩社会、服务他人,从而使自身得到完善与发展。

3.文化育人

学校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契机,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作,校内陈设与布置合理,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整个校园具有浓郁的体育与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科组织各班每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一年一度的校级书画比赛、五月花语诗歌朗诵比赛、元旦主题文艺汇演、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开展清明祭英烈、学雷锋、学党史等系列活动。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有朗诵、英语口语、美术、书法、舞蹈等多个社团,结合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进取、包容向上的德育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图2-2  元旦文艺汇演

各班级开展“抓小事工程”,通过细化要求,逐项训练,逐个突破,让每个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完善人格,提高文明素养,强化班级管理。班级日常管理分解为“班风、学风、纪律、卫生、出勤”五项考核指标,期末先进班集体、优秀班主任的评比,主要根据该班累计分数确定,有力地促进了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形成。

4.劳动育人

为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引导学生参与洗衣服、倒垃圾、做饭、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在校内由学生会干部成立了校内劳动志愿小分队,开展学校各区域志愿卫生打扫和日常卫生维护等活动。在志愿劳动中,学生不仅培养了劳动能力,而且培养了奉献精神。

班主任通过挖掘班级内部资源,在班级设立各种劳动岗位,推行“设岗育人”的班级管理理念,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比如:花草管理岗、讲台保洁岗、工具间清洁岗等。岗位分工细致,不同岗位之间分工协作。有的班级还实行岗位竞聘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和成就感,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提升学生自我归属感的过程中推动班集体的建设,而良好的集体作风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学生在参加劳动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感,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在劳动过程中锻炼了劳动技能,加强了劳动精神,提升了德育品质。


图2-3   学雷锋手抄报展评

(三)在校体验

1.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

在三年的中职学习训练中,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训练中获得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体校学生每天学习和训练任务重,时间紧,但在教师、教练和组织的关心下,学生基本能够顺利通过职教部门的学业水平测试,且大部分学生都能在省锦赛和省运会中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学生能够规划好每天的学习、训练、课后时间,自觉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严格要求自我,做管管理并提升自己。为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校领导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给予学生温馨舒适的学习、训练、就餐环境。除了校园环境的建设,学校还组织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例如“五月花语”朗诵比赛,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提高学生的自我欣赏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将文字变成声音,并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增加体校师生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鼓励学生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以帮助学生健康积极地全面发展。


图2-4  庆祝第37个教师节活动

2.德育、美育渗透助阵学校内涵建设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工作,立足于学校实际,要求全体教师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将美育教育渗透于课堂,将劳动课程实践于课堂。一方面,更加注重学科德育在备课、授课环节上的体现,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将学科德育渗透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另一方面,抓好音体美和综合实践劳动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三育”活动,深化了学校文化内涵,拓展了课堂文化的外延,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是德育阵地的良好氛围。


图2-5   革命烈士纪念馆扫墓

3.社团活动助阵学生全面发展

利用校园文化资源,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需求、个性、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开设的社团有:经典诵读、书画社、美文赏析、英语口语、街舞社五类,形成了五月花语诗歌朗诵赛、作文竞赛、书画竞赛、元旦汇演等传统校园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国爱党热情,组织了“学党史  听党话 感党恩”为主题的第十四届“五月花语”诗歌朗诵比赛。组织学生参与了宜昌市大中专院校“党的光辉照我心”演讲比赛。组织教师参加市文化和旅游局“人民在我心中”演讲比赛,后市文化和旅游局推荐该节目参加2021年全市职工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

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们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建立自信,收获快乐,提升了学生实践与创新的能力与素养,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实现了学校特色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


图2-6  第14届“五月花语”诗歌朗诵比赛

(四)就业质量

1.毕业生情况

2022届毕业生人数为44人,全部为运动训练专业,学校无直接就业到相关行业的学生,主要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截止目前升入高一级大学及高职高专人数21人,升学率为:47%。

2.就业状态分析

因学校主要是为国家、省一级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将体育成绩比价优异的学生输送到省和国家相关队伍或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无学生直接到体育相关行业进行工作。

3.毕业学生收入情况

因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没有收入。

案例二

着力推进德育工作,提升运动员综合素养

一是学校以打造“德育亮点教育”为特色,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德育工作,提高育人实效。全年德育工作严格按照“1555德育模式”开展,倡导“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开拓德育新思路,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德育机制。学校进一步完善了“1555”的育全员人网络,形成自上而下、纵横交织、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三是创新德育方式,彰显德育特色。制定“班级情况周统计表”和“教师、教练交流记录表”,通过班主任、教师与教练密切配合,对特殊学生跟踪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紧抓励志教育和养成教育两条主线,开展以“规范—渗透—养成”为主要形式的德育工作,大力开展励志教育,努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培养目标。

四是注重实践活动,丰富德育内容。落实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等德育教育活动。德育活动也做到了月月有主题,次次有实效。组织实施禁毒教育和普法教育,良好校风校貌基本形成。

五是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骨干作用。认真抓好德育队伍的学习提高,搞好工作总结和研讨,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六是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德育氛围。加强对“ 校园广播站”、墙报、宜昌体校校报、宣传栏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通过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教育教学质量

(一)专业建设质量

学校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质的实训条件和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得在校学生能在学校迅速成才,专业上有所突破。面对即将在宜昌举办的省运会,学校在重点项目上继续保持优势,狠抓夺分夺牌大项。重点抓选材注册,布局好所有参赛项目。

按照“保强项、补弱项、增新项”的基本思路积极备战。

1.强项保持项目:田径、射击、举重、拳击、跆拳道、女篮、网球。

2.弱项补短项目:柔道、游泳、武术、羽毛球、散打、男篮、男足。

3.新增项目:摔跤、乒乓球、女排、空手道、体操、跳水、划船、激光枪射击。因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前7项由学校与有条件的县市区及社会力量联合办项。

4.落实足球“菁英人才”培养计划,聘请专业教练,组建人才梯队,提高学校足球项目整体水平。

5.抓好省运会新增激光枪射击项目。

根据宜昌市项目总体布局,与有条件的县市区体校和社会力量联合办项,助力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和梯队建设。学校与省直单位洪山中心联合办体操、跳水;与宜昌市第二中学、长江中学联合办女排;与乒乓球少儿体校联办乒乓球;与兴山县少儿体校联合办摔跤;与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联合办体操、跳水,现在训队员40人左右,联办以来多次获得全国少年跳水冠军,获得省级赛事冠军近40个,被评为省选材训练单位;与黑合伊道馆联合办空手道;与枝江易搏俱乐部联办拳击等。


图3-1  篮球队在训练


图3-2  跆拳道队在训练

(二) 课程建设质量

依据国家高水平运动员专业教学标准及省的课程标准,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校本化的课程标准。学校设有田径和篮球基础体育课程,并设有举重、射击、羽毛球、跆拳道、拳击、散打、柔道等专业课程,由学校在职在编教练员专职开展训练教学。

(三)教学方法改革

1.专业建设

运动训练学,专业主干课程:术课(田径、篮球、羽毛球)。主要实践环节及专业课堂包括:田径队训练、篮球队训练、射击队训练、举重队训练、柔道队训练、跆拳道队训练、拳击队训练、武术散打队训练。

2.学科文化助阵核心素养的养成

文化意识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是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通过教研论坛、教学培训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开展各学科文化建设,组织教师研读新课标新教材,借助校本资料挖掘教材中的学科文化内容,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各学科特点,降低教学标高设计出教案,注重学科思想方法、学科价值态度培养,助阵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3.课题研究引领教学改革

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队伍素质迅速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务科积极组织美术教研组申请参加人教社“十三五”课题《让课标理念落地生根——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国家课程实施路径研究》,在学校教研中扛起了先锋大旗。在2021年度的子课题研究中,学校多次代表西陵区课题联合小组、校本化实施联合研究小组在全市进行分享和汇报,在连续两年的全区子课题组评选中均被评为优秀等级。在美术课题研究的引领下,以点带面,学校其他教研组必将形成以研促教,研教相长的良好风气,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特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3-3  教学能力大赛

4. 文化测试助阵省运备战

文化测试是体育总局总局青少司自2011年开始,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的一项具体措施。所有比赛运动员参赛资格均与文化测试成绩挂钩,不合格者将取消参赛资格。2022年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将在宜昌进行,为保证所有种子选手均能参赛,运动员文化备战至关重要。为此,学校坚持训练与教学两手抓,统筹兼顾,实施半月工作制,并提前锁定省运重点学生,加强文化辅导和心理疏导,做好参赛辅助工作。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1.数字校园

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在行动上积极地践行,才能使信息化发挥最大的效用。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为100兆,网络信息点数为40余个。邀请秭归职教中心信息化教学大赛专家和西陵区e教能手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化大赛辅导和理论学习讲座,让大多数教师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对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带来的改变。通过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回来后,立即组织分享活动,让老师能够经常性接受新理念的熏陶,从而逐渐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2.融入教学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进行合理整合,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在行动上积极地践行,才能使信息化发挥最大的效用。

学校不少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认识存在误解,认为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是融合了;还有的老师一味地追求技术的奢华与时髦来吸引学生,这都在理解上偏离了我们正确处理教学目标与发展目标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些教师不想动手动脑,从网上直接下载视频课件,不管是否合适就使用了,在思想上存在着懒惰的心理;其次,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对需要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课堂,教龄偏大的教师却不愿使用,这是对使用新技术缺乏信心的表现;再次,课堂结束后,对课堂新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反思,弥补缺漏的情况很少,这是教师自我提高意识的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教务科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1)请进来:邀请东山中学信息化教学大赛专家和西陵区e教能手方千来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化大赛辅导和理论学习讲座,让大多数教师从思想上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观念,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对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带来的改变。

(2)走出去:通过组织学校骨干教师外出培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回来后,立即组织分享活动,让老师能够经常性接受新理念的熏陶,从而逐渐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

(五)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队伍

学校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宜编〔2014〕48号),核定事业编制75名。现在岗人员69人,在编65人,其中管理人员编制6人,专业技术人员编制59人;非在编人员4人。具有中高级职称35人。无“双师型”教师。中职在岗教师共27人,生师比为5/1。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把“青蓝结对”列入学校工作和相关管理考核工作之中。为促进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在自身素养和教学质量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学校和东山中学开展教学合作,让东山中学的师傅们指导青年教师制订自我发展规划,分析自身素质和专业特长,确定发展方向。 

案例三

心理健康教育助阵省运备战

市体校是宜昌市唯一一所特殊的寄宿制学校,在校学生涵盖小学-初中-中专三个学段,学生年龄跨度较大。这三个学段也是人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和大多数学生所面临的心理矛盾一样,学生也有各种心理困惑:单亲家庭缺乏关爱、学习和训练的矛盾所产生的学习疲劳问题、厌学问题、手机依赖问题、早恋问题等等。2022年是备战湖北省十六运会的关键之年,为让运动员卸下心理包袱,轻松迎战,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措施,为运动员省运赛场争金夺银做好心理保障。

教务科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要求全体老师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一方面,教务科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安排,每大周周四晚自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或授课,或讲座,或问卷调查,采取多种方式化解学生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学科教学中,在教案中有体现,在教学中有这一过程;第三,鼓励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关注重点学生,帮助他们排除心理不适,为他们加油鼓劲,鼓励他们战胜困难,积极应战。为搭建较好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学校今年和三峡职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文化测试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做好运动员心理健康筛查,并开展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目前已进行运动员全员心理筛查,并对重点对象进行干预和情绪疏导,邀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4次,开展心理关爱访谈50余人次,开展团体辅导10余次,为重点运动员赛前心理减压20余次。

学校的系列心理健康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效果,在帮助运动员正确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树立正确的胜败观,培养他们乐观、向上、自信、自立的健康人格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图3-4  学生正在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四、 国际合作质量

无国际合作。

五、 服务贡献质量

(一) 服务体育行业

1.人才支撑

学校主要承担体育“招生选材”和训练工作,承担全市青少年体育专业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训练工作,培养和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组队参加国家、省、市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承办国家、省、市下达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优秀运动员被选材到省、国家级专业队;部分学生到地方从事体育健身辅导员工作。


图5-1  奥运冠军汪周雨回母校

2.承办体育比赛和体育运动会。

每年承担省级体育比赛三至五个,市级体育比赛十个以上,企事业单位小型运动会二十个左右。

3.服务市民体育健身

每年接待市民健身和训练人数14万人次以上。

4.开办体育训练营或夏令营服务青少年群体。

一是承办湖北省体育训练营;二是举办青少年体育夏令营,培养青少年体育特长。

(二)服务地方发展

学校部分优秀毕业生分别在省队职教,以及在各种小学担任体育教师,为体育基础事业发展做贡献。学校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发挥短期技能培训。每年承办游泳救生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考试;羽毛球二级裁判员及指导员培训;足球教练员D级、E级培训班;市级教练员和教训管理人员培训。全民健身中心为日常训练服务,同时面向全体市民免低收费开放,年健身培训人员达10万人次。


图5-2  参加宜昌市元旦长跑暨湖北省十六运会誓师大会

(三)服务地方社区

1.积极参与组织社区、体育协会体育活动

如服务社区全民健身运动会老年协会篮球比赛,服务学校辖区社区组织的青少年激光靶射击体验等系列体育活动。

2.积极支持、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长期以来对社区、中小学及一些社会团体的公益性活动十分支持,为公益性的活动提供免费的场地。对残疾人健身实行优惠,学校下设的宜昌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由宜昌市残联设定为体育训练的基地。

3.参与地方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社区服务等工作,共计下沉175余人次,服务时长总计918.38小时。受到社区、群众及上级领导一致好评。


图5-3  参加典范文明城市建设

 (四)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建校以来向国家队、省运动队输送了赵芸蕾、汪周雨、孙佳俊、杜玥、刘灏、施国军、付霄、屈韩李圆、林轶、刘璐、魏轶力、周俊、刘伟、孙飞翔等222多名优秀运动员。认真抓好青少年运动训练,培养高水平后备人才,走精品发展之路,注重人才的质量。

1.重视提升师资力量

高级教练员6名,中级教练员10名,初级教练员13名,学校竞训管理严抓训练质量,每周一检查教练员教案,每周四组织教练员业务学习,每年组织教练员参加全国、省、市级的教练员提升培训,培训率达百分之百。

2.科学选材因材施教

教练员根据学生年龄、身材条件、训练水平等,遵循青少年个体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以身体素质为主,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为辅的多元化训练方法,夯实基础训练,为输送到省优秀运动队做好准备。

3.体教融合共同发展

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5号)等文件精神,与市绿萝路小学签订了体教融合联合办学协议,深入小学阶段射击项目的教学与“选苗”;与市东山中学“青蓝结对”联合办项篮球和武术项目,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加快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推动体育强市建设。

4.资源优势强强联合

努力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兴山县体校联合办项摔跤项目,与市黑合俱乐部联合办项空手道项目,与市葛洲坝实验小学联合办项体操项目,旨为宜昌市青少年提供更丰富的体育项目选择的环境,促成宜昌市竞技体育百花齐放的局面。

5.宣传体育健身,所有场馆对社会公众开放

在三峡晚报、三峡电视台、三峡传媒网等多家媒体上宣传学校健身条件,发传单、寄信、电子字幕等多种方式招引市民健身,加强与上级机关和社会上各个单位联系,主动上门邀请他们来中心健身、组织体育活动。学校被评为全国第二批(宜昌市第一批)“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公众开放”的试点单位。

6.培养群众体育骨干力量

长期以来为宜昌市培养了大批群众体育专业人才,2018-2021年开展的救生员培训,通过培训拿到救生员证的有100人。开展国家D级教练员培训共计72人,开展国家E级教练员培训共计36人。2021年开展全省比赛监督培训班共计60人。

六、政策落实质量

(一) 国家政策落实

学校按国家体育总局及教育部令(第14号)第七章,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要求,严格落实,并将其纳入学校管理制度。保障学校学生、教练员的伙食标准每人每日不低于25元,运动服装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 800 元。为在籍在册在校学生购买办理校园险,为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购买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二) 地方政策落实

落实《宜昌市体育争光奖励办法》文件,对进入省优秀运动队梯队的运动员,按照每人每月0.055万元补助伙食,0.08万元补助服装;落实运动员和教练员比赛成绩奖励奖金;落实教练员输送奖金。每年对获得全省锦标赛冠军的本校运动员,学校按照每项冠军500元标准,发放学校奖学金。

(三)学校治理

1.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校长主持学校全面工作,教职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按照学校章程自主管理学校。副校长对校长负责,协助校长分管学校教育教学、训练、行政等具体工作。在校长负责制下,学校设置竞技训练科、学生科、后勤科、安全科、计财科、教务科、校长办公室、工会等职能部门,分别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能。各职能部门及常设机构各司其职,分工合作,提升管理效能,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学校按照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自主发展的要求,从德育工作、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训练、学校管理、后勤保障等几个方面制订发展规划,各项每一年均设定达成目标,并形成和健全自评机制,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定教师、教练专业发展、师训计划,鼓励和支持教师、教练参与学术研究、考察交流和进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保证教职工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帮助解决教职工遇到的实际困难。学校建立健全校内权益保障制度,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学校不断完善保障政策,增强竞技体育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学校调整优化项目结构,不断加大基础训练设施的建设力度,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援建了1个五人制足球场、新建科研医务室、拳击训练场地升级改造、新建11人制足球场等,为加强项目建设打下物质基础。

3.学校建立适应新形式发展的后备人才培训体系,推进“体教融合”,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完善与省各项目中心、市区各中小学校队联办工作机制,不断拓宽市县、高校、协会、俱乐部联办运动项目渠道。充分发挥体校的训练教学师资和训练场馆功能,将人才质量和人才效益最大化。

(1)学校与湖北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武汉体院竞技学院和武汉市骐骥体育水上俱乐部,签订联合办项协议书,保障集训运动员生活补助及服装经费。弥补我市水上项目短板,搭建市体校学生走进省队、高校的平台,提高人才输送率。

(2)学校与宜昌市第二中学联办女排项目;与宜昌市乒乓球少儿体校联办乒乓球项目;与兴山县业余体校联办摔跤项目;与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联办体操、跳水项目;与黑合伊道馆联办空手道项目。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市队校办,优势互补,为其解决运动员注册、参赛经费、器材经费、运动员生活补助和服装经费等。

(3)学校与邻校西陵区绿萝路小学、宜昌市东山中学联合办项,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激光枪射击馆、篮球馆、足球场、体能房等训练场馆及设施设备,配备专业教练员指导训练教学;同时,为其学校的体育教师及管理人员提供省、市级教练员业务培训和交流的机会。通过资源共享,推动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

(4)学校与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共同培育体育专业人才协议,双方达成共识,体校扎实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后备人才;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保障体校毕业的后备人才优录政策。让体校的毕业生可以有更好的出路,让体教融合在体校和高校中落地生根。

图6-1  宜昌体校与东山中学体教融合签约仪式

(四)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学校每年年报工作成立专班,分管副校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召开质量工作会议专题研讨,撰写年报,确保保质保量完成。年报通过验收后在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促进提高市体校办学水平。以年报编撰工作为契机,发现和挖掘市体校发展过程中的实质内涵,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全面进步,不仅仅使得学生在运动专业上的突破和成功,更要使得他们在人文领域、身心发展上不断健康成长。

(五)经费投入

1.持续投入

市体校属财政拨款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人员经费及项目经费需基本来源于财政拨款收入,支出中人员经费占比为56.58%万元,项目经费占比为39.01%。单位的非税收入用于补足人员经费及其他支出的不足。2021年年初预算安排2411.69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594.6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420.23万元,项目支出817.06万元。调整预算数为:2854.0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为:1521.6万元,项目支出为:1332.44万元。决算数为2187.32万元。2020年年初预算安排2910.7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2876.7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11.35万元,项目支出1399.4万元。调整预算数为:3105.0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为:1510.32万元,项目支出为:1594.71万元。决算数为2332.42万元。根据“湖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管理办法”(鄂财教发[2020]71号)规定:自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我省自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执行标准为:小学阶段为650元/生/年,初中阶段为850元/生/年,在此基础上,对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2021年收到中央、省及市级义务教育经费拨款合计11万元整,其中:中央资金6万元;省级资金1万元,市级资金4万元。2021年体育后备人才经费258.7万,2020体育后备人才经费226万,2019年体育后备人才经费150万。

市体校积极争取扶持资金,每年投入10万专项经费购买器材。近三年共注册运动员2719余人,投入参赛经费共计300万余元。

2.资助情况

学校严格落实《湖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贯彻执行中职免学费、国家助学金等学生资助政策,规范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全年共资助12人,每人2400元并减免其学费。

2021年本周期每年纳入财政预算100万用于省队集训运动员生活服装补贴,每人每月给予550元的生活补助,所有联办项目运动员均享受市体校学生同等待遇,极大调动教练员和运动员积极性。

七、 挑战与展望

(一)面临挑战

1.学生综合素养培养

目前文化课堂教学存在着“教学难和管理难”的境况,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授课和提问,大多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关注训练,对文化课学习懈怠。升级打造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研修方式等方面,让每一位教师践行生本课堂的能力、水平和教学效果有所提升。

2.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校定编75人,目前在编65人,2017年以来,副高级职称教师、教练员等项目骨干(田径、柔道、羽毛球、武术、射击)退休人员多达13人。大部分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面临青黄不接情况。学校目前已引进优秀教练员6名,招聘文化课教师5名,后期会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继续引进优秀人才,为体校发展充实力量。

3.教学管理难

由于生源问题,基础及素质普遍较差。要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教育成为合格的中专毕业生,教学管理难度相当大。有的学生在中学就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目标,更没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缺乏动力。

4.中职学生毕业后的出路问题

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升入大学或高职,其他学生只有自谋职业,但是又缺乏技能,可选择的职业面太窄。

(二)思路和措施

1.要调整专业设置,突出办学特色。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特色专业、拳头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推行“校企合作,定单培养”,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

2.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要全力抓好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就业网络信息系统,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指导、就业安置、跟踪服务,使毕业生有一个稳定适合的工作,消除其后顾之忧,增强学校信誉度和吸引力。

(三)发展展望

1.将运动员注册统一管理。体育、教育两个运动员注册管理系统合二为一,打破壁垒,保证信息共享、资格互认。

2.招生选材工作。全方位多层次选材招生搭好平台,让选材招生工作更加顺畅。一方面出台相关选材招生激励机制,鼓励县市区学校向上输送优秀运动苗子。另一方面协调教育部门支持本校在普通中小学选拔优秀运动苗子工作,推行教练员进校园活动。


宜昌市体育运动学校

2022年12月22日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一点讨论
下一篇:省运比赛异彩纷呈,校本课程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