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障碍表现隐蔽 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发布日期:2023-02-07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浏览次数:3030 字体: 小 中 大 |
青少年可能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又该如何应对?近日,安医大二附院心理与睡眠医学科及相关科室医生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干预措施提出了建议。 性格内向、高敏感易患抑郁障碍 安医大二附院心理与睡眠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青少年心理专家耿峰指出,青少年处在人格形成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抑郁障碍等心理问题对青少年更易产生显著的影响。 “导致抑郁障碍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原因。”耿峰分析,抑郁障碍易发生在性格内向、敏感的人群中,这类人群“神经质”程度偏高。“‘神经质’不意味着一定有心理疾病,只是人的一种特质。”耿峰解释,神经质在医学心理学上有科学的测量手段,此特质偏高的人群相对而言情绪更容易不稳定,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加之外部的刺激事件以及环境的变化共同促成了抑郁障碍的发生。升学、转学、生活环境的改变等也是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原因。“有高敏感特质的孩子,不太容易主动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不容易快速融入集体,远离过去熟悉环境及‘朋友圈’、过去成绩很好但在升学之后发现自己成绩并不突出等现实因素,是青少年抑郁障碍发生的常见‘背景’。”对此,耿峰指出,初一、高一、转学,改变生活环境及居住地等,是需要特别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时间节点。 “抑郁症整体上是一种患病率高、临床治愈率也较高的精神障碍,但由于家长对该病认识不足,导致坚持接受正规治疗的患者较少,因此也有接受治疗率低、复发率高的特征。”耿峰表示。 抑郁障碍表现往往较为隐蔽 在安医大二附院心理与睡眠医学科病房,目前住院患者中有六名是18岁以下青少年,其中最小的年龄11岁。据耿峰介绍,这些青少年患者中除一部分患有较严重的抑郁症外,还有部分精神分裂及强迫症患者。 耿峰指出,抑郁障碍及抑郁症患者的表现往往隐蔽,不到极其严重的时候往往和常人没有显著区别,患者自身也有伪装倾向,不愿让别人看出自己有异常。“有时候孩子会装着笑、装着开心,但其实不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开心。还有的孩子产生了情绪及行为上的变化,家长只是简单认为孩子是任性、不自律、不爱学习等,没有识别出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没有从真正有效的途径上去帮助、理解孩子。” 此外,除了典型的情绪差、话少、爱发脾气等表现外,很多儿童青少年的抑郁会出现躯体症状,特别是在低龄的孩子中,比如头疼、胃部不适、肚子疼等,抑郁症状也会引起学习成绩的下降和学习效率的降低。“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要多关注孩子平时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多跟孩子沟通,如果孩子要求家长带自己去看心理医生时一定要重视,切莫讳疾忌医。” 躯体症状与心理疾病常常并存 “临床上,许多患者躯体症状与心理疾病并存。”耿峰指出,在其接诊的青少年患者中,有不少是首先因为躯体症状发作到相关科室就医,未查出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一直存在,转而到心理科就诊。 “有青少年患者来到心理门诊求助时,主诉感到胸闷、呼吸及吞咽不畅;还有的患者紧张或压力大时频繁产生腹泻、呕吐等症状,短期内体重迅速下降等。”耿峰介绍,医学上“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几乎可以在人体各系统中出现,临床中,因躯体症状持续但疗效不佳,从首诊科室转诊到心理科就医的以消化内科和心内科患者居多。 安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汪麟介绍,门诊中接诊过不少因胸闷、心悸、胸痛症状前来就医的患者,其中不乏青少年学生患者。“有些患者临近高考或考研,感到压力大、睡眠不规律,有的反复胸闷喘不过气,有的是胸口突然有疼痛感。”汪麟指出,此类患者首先会予以相关检查排除心肌炎、心律失常、甲亢、贫血、先心病等疾病。“劳累、压力过大,对于一些患者会引起心率失常甚至心梗,这类疾病需要及时救治。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检查出明显病变,会建议其放松心情、主动调试,如果严重影响到学习及生活,则建议到心理科就医。” 安医大二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胡祥鹏表示,一些患者反复感到胃痛、胃胀、烧心、排便困难等,到消化内科就诊,但反复就诊、做一系列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疾病,因为症状持续且痛苦,患者常常会感到无助。“大脑和胃肠道之间,有一些激素是互相影响的,大脑产生的一些激素,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会影响到胃肠道的功能。而胃肠道的一些炎症因子,也通过肠道进入血液,通过一些神经体液的途径,会影响到大脑,这是一个脑肠互动,换言之也就是躯体症状和心理状态的双向影响。” 胡祥鹏指出,对于此类患者,消化内科会开一些调节胃肠道功能的对症药物,有时也会增加调节情绪的药物,部分患者服药后有所好转,也有一部分患者常规的药物用了没有效果,如果识别到明显的情绪问题和精神症状,会进一步转诊到心理科就医。(刘理扬) |
上一篇:春日煮粥加点“料”,补身体、养肾气,润肺止咳顶呱呱 下一篇:2022年度湖北省禁毒工作大事记 |